苏州世乒赛开赛前两天,基本都是资格赛,张继科、马龙、波尔等大腕均未亮相,看台上的观众也稀稀拉拉,然而前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的球迷却络绎不绝。他们追逐的,不是“听都没听过的资格赛选手”,而是国际乒联博物馆的巡展。
国际乒联博物馆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、中国乒乓球协会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公共文化机构。自2005年以来,逢重大赛事,国际乒联博物馆都会在举办地举行乒乓球文化巡展,至今已经举办过9次。
举办乒乓球文化巡展,其实是国际乒联的无奈之举。放眼世界乒坛,尽管国乒“养狼”多年,但中国队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可撼动。有一段时间,国乒经常包揽五个单项的冠亚军,令其他国家选手倍感无奈,甚至有外国球员提议:以后世界大赛,我们先打,决出一个冠军,再和中国队争夺总冠军。
乒乓球的世界,正成为一个倾斜的世界。一边,是举国体制下的国乒极端重视;另一边,则是其他国家稍显低迷的热情。
由于举国体制的存在,国乒内部的压力也是无处不在。有时,为了提高球员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,训练会安排从8比8,9比9开始打。或者制造“不平等”竞争,主力队员让三五分进行比赛。而集训时,教练会制造各种高分贝的嘈杂声音,来提高队员抗干扰能力,更是司空见惯。
国乒为了赢球,在“业务钻研”上更是用心良苦。比如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准备,不仅有专人模拟其打法,甚至还有人专门分析其比赛细节,对能找到的全部录像进行剪辑。前些年,瑞典天才球员瓦尔德内尔就“享受”了一回这样的待遇,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苦苦寻找规律性的东西。后来发现,每到关键时刻,瓦尔德内尔都会有一个下意识的动作—提一下袜子—而且每次提完袜子都会伴随着一个战术调整。后来,老瓦的这种变化也就逐渐失去了威力。
国乒的努力到了这种程度,想不赢都难。
举国体制下的乒乓球,还表现在举国上下对这项运动的挚爱。回想半个世纪前的北京世乒赛,中国球迷为了看一场乒乓球赛,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丝毫不为过。就算到了今天,各类精彩纷呈的竞技体育充斥人们的眼球,但乒乓球之于中国球迷,永远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作为国球,乒乓球在中国创造了很多传奇故事,甚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。中国人对乒乓球的特殊感情值得珍惜,但也值得审视。因为时代在变化,乒乓球,也应该逐渐回归它的本位。
对于国人来说,乒乓球永远是国球,无关成绩。例如苏州世乒赛,虽然很多人不再关心,但关键场次的门票依然早早售罄,一票难求。
热衷无可厚非,但举国体制下的国球绝不应该仅盯着那几块金牌。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人才,怎么打造媲美NBA的职业化联赛,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乒乓球的国际影响力。达到这些目标之时,乒乓球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国球。
苏ICP备19049441号